重庆第二家山姆店快开业了。
重庆的第一家山姆士超市开在礼嘉,2020年12月底开业当天,平日里冷冷清清的礼嘉,居然被堵的水泄不通,一度造成几公里交通拥堵,交警紧急增援。超市内部客流量太大,以至于山姆开业半天后不得不限制人口进入。
那这次,山姆开在重庆的第二家店,会不会copy礼嘉开业当天的辉煌战绩呢?
山姆士超市这个物种是个舶来品,是沃尔玛旗下的高端精品超市。
可讽刺的是,沃尔玛在中国频频关店,大有一副开不下去的样子,过去5年,沃尔玛在中国关闭了超100家大卖场。
但它旗下的小弟,居然反而攻城略地、开拓势力范围,成为年轻人们大爱的热门打卡地。1996年只有1家会员店,到2020年已经有40家店了。
跟它有相同命运的,还有Costco(开市客)。在疫情期间,销售额达到历史新高1630亿元。上海Costco店开门时,大妈们疯狂挤进去疯狂消费,店家被惊呆了,直接停业,直到下午才正常营业。
大哥颓了,小弟神了,这个世界也逐渐走形了。
跟沃尔玛与山姆关系雷同的是,中国的房地产也是如此。
现如今房地产市场陷入了信心泥潭里,不少城市的房地产销量都出现了大幅下滑。可能用下滑这个词都不是太合适,腰斩更能表达其义。股票市场上,一众开发商更是长期得不到资本的待见。
但取而代之的是,房地产大板块里的代建和物业,这两个却成了资本市场的香饽饽,这几年争着吵着要上市的物业公司数不胜数,物业也成了开发商最赚钱的版块之一了。
想当年开发商高周转的时候,从十亿到百亿再到千亿,仿佛一转身时间便做到了。
想当年沃尔玛杀伐决断的时候,中国所有的其他超市都还不成气候,沃尔玛就是中国超市里绝对的王者。
连竞争对手都被打趴下了,更不用说当时力量还很薄弱的小弟们了。
旧的世界正分崩离析,新的大陆还一片混沌。要不了多久,曾经的小弟,也会成为大哥。
要想知道重庆第二家山姆店的存活概率,我们首先要清楚山姆店的生存逻辑。
让我们回到美国视角。
山姆士是一家美国超市,它的开店遵循着典型的美国式逻辑。
美国的中产阶级都住在郊区,道路和汽车铺开了城市扩张的触角,那里环境更好,人人都住大house,而不是住在拥堵的城市核心区。在美国,核心区才是贫民窟的天堂。
所以山姆士超市在最初,是为了服务这群住在郊区的中产阶级。
在上海,它开在浦东新区的张江;
在成都,它开在北三环的金牛。
在重庆,它开在礼嘉。
但这次,它来到了盘龙,一个已经熟透了的核心区。
这是不是很不符合山姆的开店选址逻辑?
更违背逻辑的是,山姆盘龙店是整个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旗舰店,面积相当于礼嘉店的2.5倍,是继上海后、全国第二家70000㎡级别旗舰门店。
为什么西南最大的店不是开在礼嘉,不是开在北区,而是选择了盘龙?
山姆起家的逻辑是服务于中产阶级,把店开在盘龙了,还遵从这个逻辑吗?
礼嘉店的购买人群是城市新中产,观音桥、新牌坊、冉家坝、照母山、礼嘉......这么多年来,沉淀了一批又一批的中产阶级,而盘龙店的购买人群大概率是重庆老土著。
毕竟,九龙坡区是以工业起家的,是重庆排名第二的GDP大区,有钱人非常多。这群有钱人里,有点想法的基本都来到了环境更好的北区,比较恋旧的土著则一直还停留在九龙坡区。
这群老土著会接受山姆吗?
会接受这种更新潮的仓储式新消费吗?
让他们出260块钱、680块钱去办张会员卡,他们愿意吗?
我来预判下老土著们会不会选择山姆。
如果你住在九龙坡区,让你出钱办会员卡,你办不办?
往东走一点,可以到万象城,也可以到杨家坪商圈。
有钱人可以来万象城买奢侈品,中产来这里消费不会太打挤而且车位也很好停。
杨家坪是重庆最老的五大商圈之一,人气值爆棚。
往东北走一点,可以到时代天街。
亚洲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几乎可以满足任何层次的人群来这里消费,年客流量9500万人,几乎每个重庆人每年要来时代天街逛3次。
往北总一点,可以到石桥铺商圈。
石桥铺、新壹城,再加上这两年开业的仁悦天地,几乎也都可以消化掉石桥铺区域的购买人群。
往西走一点,可以到二郎的云领天街。
虽然还没正式开业,但是龙湖天街在重庆的号召力还是不容小觑,而是这也算是二郎片区的第一个大型商业,也基本可以消化掉本地购买力。
最后再说下它面临的最近的竞争压力。
盘龙这块主要有三大商圈:47万方的盘龙中央广场、7.8万平米的皇庭广场,万平米的盘龙体育生活广场。
还包括大量的社区底商,如财信时光里、奥园盘龙壹号、联发欣悦、鲁能九龙花园东郡,中粮鸿云、金茂悦等......
巨大的商业存量,现有的商业格局,就已经竞争非常激烈了,很多商家已经做不走了,皇庭广场里的商业竞争更是激烈,连盒马生鲜都关店了。
假设你住在九龙坡区,周围有这么多的商圈可以去逛,如果让你出钱去办山姆的会员卡,你办不办?
一个7万平米的商业体,要多少客流量才能养活?
祝盘龙山姆店好运吧!
对不起,您的账号尚未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评论不能同步到微博!
Copyright © 中鸿地产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