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九年,内外交困,时局已经到了危亡地步。皇帝问计大儒刘宗周,他是当时士人中最杰出的一位,个人品格也十分高尚。他答曰:只要你真心诚意,以尧舜为榜样做个好皇帝,就能从根本上解除关内关外的军事威胁。崇祯被噎得说不出话,心中一万个草泥马奔腾,还是耐着性子又问现在情况紧急,该当怎么办啊?他又回答,文官不怕死,武将不爱钱,天下自然太平。都对,话说的没毛病。作为当时的盖世大儒,帝师级别,如果说迂腐到此程度,没拿不出个一招半式,打死都不会信的,可是,为什么就这样说着永远正确的话呢?
从他的身份来说,在当时的环境中,不说这个,也说不出什么别的。当时的朋党之争,已经到了论人不论事的,任何措施和政令,不以事实为依据,而以屁股为准绳。不是一个阵营的就反对,是一个阵营的就支持。
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的时候只有16周岁。之前他并不是太子,没有受过当皇帝的系统训练,但是,他即位就让百官眼前一亮,在收拾魏忠贤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手段很是高明,当时以宦官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在朝廷上权势滔天。朱由检不慌不忙,非常低调地把魏忠贤的羽翼崔呈秀给贬了官。释放信号,朝堂百官一看风向变了,立即对魏忠贤形成弹劾压力。魏忠贤没等朱由检开口就自己辞职了。朱由检先让魏忠贤去凤阳看守皇陵,又派人在途中抓捕,结果魏忠贤直接就自杀了。随后,借着对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重新审理,朱由检随即把阉党三百多人一网打尽。
对晚明的这“三案”,开始是魏忠贤利用来打压东林党,接着崇祯主导翻案,此后来回反复,到底事实是什么,已经不要了,重要的是,这“三案”成了各派斗争的“抓手”,直到南明小朝廷,都没有掰扯清楚,明朝彻底覆灭,才划上句号。
如果党争这事再往前倒,那要回到朱元璋时期,朱元璋加强集权,把丞相这个职位给废除了。其实宰相的权力与皇帝的权力是高度重合,宰相为百官之首,参与决策,监督百官。中国的历史,也是一个相权不断被剥夺的历史。作为一个权力欲爆棚的朱元璋,怎么可能允许如此分权。丞相这个职位的废除,这可不是一个称号而已。丞相有自己的府邸,有固定的一套班底。和后来的内阁,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皇帝面对堆积如山的公文要处理,没办法,也要启用一些类似于秘书的人帮助工作,也启用身边的太监帮忙分担。
于是,各派势力纷纷登场,无论是正统派、投机派,无论是后妃还是太监,朝堂之上,宫廷之内,所有人都处于斗争中,从而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对于皇帝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意,拉一派打一派,不让其中任何一支强大到威胁自己的程度。明朝二百七十多年历史中,既出现过严嵩这样强势的首辅,也出现过魏忠贤这样权倾朝野的宦官,但无论他们有多么煊赫,势力有多么庞大,都无法对皇帝形成真正的威胁,因为在他们之外,还有各种盘根错节的势力来制衡他们。
这些斗争耗散了统治阶层的大量精力,严重影响了行政系统的效率,让国家机器在面对内忧外患之时脆弱不堪。明朝原始的分权制衡有着巨大的缺陷,内阁、言官、太监等等系统之间的制衡过于繁复,以至于变成了无休止的扯皮。更重要的是,皇帝的意志才是这个权力天平上最大的砝码,他倒向哪一边,哪一边就会占据绝对的优势。在各派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斗争中,所有人考虑的都是怎样合纵连横、攫取权力,如何提高行政效率、实现国家社会的良好治理就成了非常次要的问题了。明朝末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东北女真人的叛乱越演越烈,朝廷上下却像是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放着这些军国大事不去处理,一心投身于宫廷斗争。
也不能不斗争,说着不能犯错的话,建设性的意见,必遭攻击,别说实施了,自身都难保。最后,皇帝也被绑架,想走走不了,几次廷议去南京,都因群臣反对,说出的理由也无可辩驳,只能不了了之;为避免与起义军和清兵两线作战,派出去兵部尚书陈新甲与皇太极接触,结果这个陈新甲泄露行踪,大义之士慷慨陈词,理由正确的不得了,不得不放弃合谈。
《洪业》的作者魏斐德观点,晚明面临的三大困局:搞不好的经济、挨不过的天灾、平不了的党争。
当时已经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的明朝,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江户幕府的锁国令等外部因素,切断了海外大批白银的流入,自一条鞭法之后的银本位经济体系,在一个贫银的国家采用银作为主流货币,输入一断,流动性危机凸显;没有现代金融学知识的栋梁们,也只有重复“修德以安天命”的陈词滥调。又加上天公不作美,恰逢是气候学上的“路易十四小冰河时代”,1615年到1675年,全球气温降了2到3度,水旱频发,蝗灾肆虐,饿殍遍地,瘟疫也流行起来。随便看看崇祯九年的记录,都有类似的记载:“二月,前副将汤九州及贼战嵩县,败没。山西大饥,人相食。乙酉,宁夏饥,兵变,杀巡抚都御史王楫,兵备副使丁启睿抚定之。辛卯,以武举陈起新为给事中”。史书里轻飘飘的一句“人相食”,可是无数百姓的悲惨不可名状。
三重压力,最终即使是想励精图治的崇祯,也只能接受吊死煤山的命运,殉葬了大明。只是到死他都没明白,大明这个系统到底错哪里了,还说出“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的糊涂话。
对不起,您的账号尚未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评论不能同步到微博!
Copyright © 中鸿地产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