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
姓名:行业老炮 的空间
单位:
职位:
访问人数:5048
博主公告
    
最新留言
最新评论
我的最新好友
正文
香港万汇:商业地产独辟蹊径逆势扩张! (2022-11-13 17:06:59 )

 ​香港万汇:商业地产独辟蹊径逆势扩张!

作者:匿名(行业老炮)

现在追求规模的房企,普遍奉行高周转高杠杆的规则,把融资杠杆用到极限,能用的融资方式都会用一遍。加了杠杆,就能快速实现销售规模的翻倍,快速做大做强。

有没有一种思路,不融资也能拿地,做大公司规模的?

最近我们研究了一家非同寻常的小型房企,他们集团比如用香港万汇、万汇城、万汇国际、百汇、万商汇、万洲汇、购物公园、商品博览城等多品牌在全国运作,他们在一个在行业内特立独行的发展路子,他们只做商业中一大类就是专业市场或者说商贸物流市场,基本上每个县城都有的某某大市场,某某博览城,某某物流城等这类,他们全国成功开发了50个左右,每年只投资7、8个项目,每年他们的销售额就几十个亿元。最为独特的,是他们的负债率极低,几乎没有跟金融机构发生融资借款往来,全靠自有资金拿地。一开始我们听到这个操作,也是很吃惊的,是什么操盘思路,让这家房企在行业大环境吃紧,特别是各大城市调控收紧的情况下,还能快速做大规模,同时又不靠融资。

其成功的秘诀,就是拿地、战略极端下沉。他们公司的拿地策略是,从不拿一二线城市的土地,择机选择三线城市的低价地,重点布局四五六线城市。按照其拿地战略,这家房企80%的土储,都在县城里面,剩下的20%的土储,也大多布局在地级市的非核心区。这种激进的拿地策略,是很多品牌大房企,想都不敢想的(连三四线大佬,碧桂园都无法比肩),但是他们却将这条路走通了。

大家在日常投资拿地的工作中,少不了接触一些很优质的县城里面的地块,单价低,土地干净,做收并购并不难。但是公司确不愿意下沉到县城拿地,很多人对此表示很不理解,甚至多次找领导沟通,最终还是没法拿地。从公司决策的层面看,领导不是觉得项目不够好,而是因为融资的问题,因为四五六线项目银行在银行这里一文不值想融资基本没门。而且四五六线的项目太多的话,还会影响公司的资信,对全公司的评级和后续融资有影响。

因此,要做到去县城里拿地,要么只能全靠自有资金干,要么去找高成本的小机构融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这家房企,就是不走寻常路的,全部自有资金干或者找小资金方或者施工总包单位合作干。在该房企老板眼里,第一:大城市拿地普遍价格高,市场库存大,而且报规报建限制多,办个预售难度都不小,因此影响项目的开发进度。干到县城去,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大多县城的地方政府,对于外来的规模房企,还是比较客气的。因为政策限制少,有很多之前已经在大城市行不通的操作,在这些城市还能用,比如无证提前施工,比如进度达不到也可以酌情办预售。第二这家房企一般不开发住宅,因为住宅的土地价格比较贵,一般做商贸物流类,土地价格便宜,基本上没有地下车库类,开发时间短,经过统计,该房企的项目,平局拿地到开盘的时间,在六个月左右,最快的甚至能在不到四个月就开盘。

但是四五六线城市里面拿地,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保证项目的利润率。核心关键点就在成本精准控制上,我们得知该房企的综合成本(土地外的所有成本,不含税),大致控制在3000元/平米之间(清水),具体项目不同会有略微增加。因此,投资部拿着这个成本研判地块,只要房价在4000元/平米以上的城市,都有拿地的可能性。这些四五线城市,大多没有品牌房企进入,都是本地小房企,因此这个成本做出来的产品,也不会丧失竞争力。

至于具体的城市布局战略,一般他们会考虑房价在4500元/平米以上,没有专业市场也大型商业房企入驻的,近年土地供应比较良性,市场库存不太高的。只要是复合这个标准的,都是土地市场全部监测,只要有土地挂网就会去参与,授权价也给得高,拿到地的几率非常大。这种拿地思路,其实跟碧桂园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降维打击,精准收割剩余的购买力。

至于销售去化问题,这家房企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砸钱。渠道费能给4个点,营销费用也经常不低于3个点,现场销售人员的提成比例也很高,长期能拿到不低于1个点的提成,而且不设上限。这家公司的销售人员,年入百万的人,也不鲜见。在重金让利的刺激下,各个项目的销售去化,都是非常不错的,很多项目一开盘就能把土地款收回来。

虽然没有了融资的杠杆,但是经营的杠杆被无限放大,五个月项目开盘,一年就能实现资金的两次以上的周转,年初还是一个项目的资金,年底开总结大会的时候,已经做到可以投两个甚至三个项目了。这个打法在一二线城市,是想都不敢想的,毕竟好多限购的大城市,11个月才能拿到预售证。正是基于这个简单粗暴的打法,这家房企连续多年实现了业绩猛增,在冲规模的竞争中,迅速拔尖。

这种打法固然好,但是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很难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因为项目布局很糟糕,不管是融资还是公司上市,都会很艰难,甚至是招人都很难,因为这个路子在圈内还是比较“奇特的存在”。在这家公司的人,只能自己悄悄挣钱,老板自己开心就好了。

 

 

分享到:
阅读 () | 评论 (0) | 转载 | 收藏
文章评论:

对不起,您的账号尚未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评论不能同步到微博!

Copyright © 中鸿地产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