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庆的上市公司看重庆经济现状
从重庆的上市公司看重庆经济现状
从重庆的上市公司看重庆经济现状
1、股市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股市经济的晴雨表,虽然国内的投资者倾向于否定这个理论,但今天股市也还是能正常反应经济的情况的,而投资者否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股市的政策干扰因素较多,因为政策干扰造成的短期不规则波动;其次是国内投资者多为短期投资者的思维,对短期波动更加敏感;第三是我们缺乏对股市与实体对应的周期关联性的更深入的研究。
股市为什么会成为经济的晴雨表,原因在于股市投资者往往从金融要素角度反观行业周期与经济表现。比如从行业周期启动的增加库存到周期尾部的去库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资金流动情况以及预判未来的资金流动情况,从而利用股市与实体的节奏差,对中短期市场波动进行对冲操作,获取波段性利润。
2、区域经济与上市公司的关系
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今天,绝大多数有实力的企业均已是上市公司,上市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企业发展甚至奋斗的目标。对于上市的理由:一方面便于普通投资者对公司进行监督和监管;二是增强企业的公信力,对企业的形象,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有帮助;第三是对于企业的融资与资信均有所帮助。而这三方面往往是企业经营中至关重要的。
而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增强企业实力,一方面对于政府形象有帮助;二是协助企业做大,对于地方财政税收有帮助;三是总部型企业增加,对于企业结算中心带来的金融要素聚集有帮助。上市公司的多少,也会成为人才吸附能力,评价投资环境等重要指标。因此地方政府往往会倾向于鼓励本地有实力的公司到资本市场上市。从某种程度来说,上市公司已经成为代表区域城市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3、重庆的上市公司简要分析
重庆目前在证券市场一共有51家公司上市,其中A股49家,B股两家。其中10家中央国有企业;10家地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1家;30家民营企业。按照2018年11月23日市值总计5343亿。
在分行业中: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业9家;医药医疗11家;汽摩机械13家;房地产4家;其他14家分别为食品,金融,有色,商业,文化,网络,园林,矿业,电子,环保,化工,基建等行业。
在市值方面:智飞生物成为绝对的龙头,市值为691亿;300—500亿的两家:巨人网络和金科地产;200亿以上的3家,分别是长安汽车,西南证券,重庆水务;市值在100—200亿的10家,分别是:重庆百货,涪陵榨菜,重庆啤酒,国城矿业,小康股份,华邦制药,重庆燃气,重药控股,奥瑞德,重庆钢铁等。其他企业总市值均在100亿以下。
从产业集中度来看,医疗医药成为重庆第一大产业,一方面市值最大的企业智飞生物位于这一板块,另一方面本版块有11家企业,仅次于汽车摩托车机械三大联合产业之后的第二大上市公司聚集企业。其次是汽摩机械行业有13家;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业9家。房地产行业仅占四家其中金科与迪马为民企,中交与渝开发为国企。
从各大行业来看,重庆缺乏龙头企业;医药智飞生物相当于恒瑞医疗市值的30%左右,网络因巨型企业均不在A股,如果对标阿里与腾讯,巨人市值也相当渺小;地产企业中金科仅相当于万科市值的15%不到。汽车龙图长安市值仅相当于上汽集团的10%。龙头行业在行业中话语权的缺失,意味着重庆企业在整个行业中仅处于跟随者的地位,完全构不成挑战者的角色,而挑战者的缺失,这意味着创新氛围的短缺。
从经营情况来看,重庆有接近50%的民企有股权质押危机,其中大股东质押率100%的有两家(民企一家,梅安森,另一家为国企重庆钢铁);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98%的有6家,分别是隆鑫,宗申,迪马,欢瑞世纪,莱美,奥瑞德等;质押在90%以上有1家,巨人网络;质押率超过80%的有3家,分别为金科地产,华邦健康,力帆。质押率在60%以上的有三圣,福安药业,天域生态等三家。大股东质押率在90%上的占民企总数的26.8%;质押率在60%上的占民企总数的45%。从总体来看,重庆传统汽摩配典型企业隆鑫,宗申,力帆均有股权质押危机。
4、从上市公司来看重庆经济的发展
重庆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性上市公司数量较多,与前任市长大力倡导国营经济的思路有密切关系,但同时这类企业上市以后,对地方经济贡献并不大,一方面他们本身就是地域性企业,市场潜力有限,另一方面他们所处的行业又缺乏增长性,本质上他们上市与否,对地方经济的外溢能力极为有限。
从上市公司聚集度来看,重庆医疗医药产业拥有较高的聚集度,为产业聚集度最高的行业。从现实的角度,重庆扶植做大做强医药医疗产业具有很强的产业环境。
汽摩机械产业产业链最齐备,上游有中国汽研,基础产业有重钢,龙头企业有长安,另有机械仪器等配套产业,培植做大做强汽摩机械行业也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而令人遗憾的是,在重庆占比较重的金融和地产行业中,重庆企业聚集能力与企业能力较弱,地产遗憾的是龙湖的外迁;而金融尽管重庆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三峡银行均上市,虽非A股,但令人遗憾的是非银金融仅有瀚华金控在H股上市,重庆要做西部金融中心,而非银金融的民营企业的缺失,意味着金融缺乏市场基础,也意味着在本轮金融创新过程中,重庆没获得基本的市场好处。
从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来看,惠普和富士康等电子制造业对重庆经济贡献度,聊胜于无。这对重庆市的经济政策是否有一定的经验教训呢?
附:重庆上市公司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类企业:重庆港九,重庆水务,重庆燃气,重庆路桥,重庆钢铁,涪陵电力,三峡水利,太阳能(民营),三圣股份(水泥,民营)。
医药医疗:博腾股份,梅安森,莱美药业,智飞生物,北大医药,天圣制药,华邦制药,福安森,太极药业,正川股份,华森制药等。
汽摩机械:力帆股份,中国汽研,长安汽车,秦安股份,小康股份,嘉陵,宗申动力,隆鑫通用,蓝黛传动,万里股份,川仪股份,长安B,建车B等
房地产:金科股份,迪马实业,中交控股,渝开发。
其他:重庆啤酒,涪陵榨菜,西南证券,国城矿业,重庆百货,巨人网络,欢瑞股份,天域生态,奥瑞德,远达环保,重庆建工,再升科技,渝三峡A,重药控股等
备注:本文能完成依据,得益于容磁财经信息分享群内两位群友的大力支持,一位服务于农业银行重庆分行,一位服务于政府部门。本文的数据,均由他们二位提供。特此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