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

作者:  来源:容磁咨询  2020-03-08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

 

 

1、

截止3月7日,全球新冠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0万,扣除中国数据,全球其他国家数据也超过2万了,且全球超过70个国家已经有新冠确诊病例,尽管主要数据依然集中在韩国(超过7000例),伊朗和意大利(均超过4500例),但不可忽视的是欧洲其他国家数据上升的很快,如日本,德国,法国,西班牙,美国都已经出现了较多数量的病例,基于文化传统,以及现实政治的原因,欧美国家对疫情的重视度并没有达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防御措施还不是那么非常高的级别。

 

但具体到政府层面,针对性的防御措施已经开始了,比如日本宣布中韩的护照临时失效,进入日本国家必须隔离14天;当然美国是最先对国际行为进行反映,特别是对中国,基于与传统国家的关系问题,尽管对韩国和日本没有像对中国这么严格,但限制措施也是存在的。

 

从目前态势来看,新冠疫情全球大爆发基本是确定路径,一方面武汉市以及韩国伊朗意大利都正在演绎这个路径,另一方面其他国家对疫情方面的防控,依然在重复武汉,意大利,韩国疫情爆发之前的政策。

 

 

2、


新冠疫情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已经是如此显而易见,欧洲主要国家股市一个月以内,均几乎下跌了20%以上;美股道指与纳指也分别达到15%左右的幅度。尽管美股本身在面临整数关口可能就存在着回调的内在动机,但跌幅之大,振幅之大,波动之大,在08年之后是没有的;而在金融市场,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即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低跌至0.875%,30年国债收益率最低跌至1.495%,而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番则预言美国债将进入负值区间。

 

美国债收益率反应的全球国家资本以及大型资本之间供求关系。而国债收益率与美联储的利率是互为关联的,基本逻辑上是同步波动,即国债作为基本无风险收益率等同于或者略高于美联储的基准利率,其他商业市场的收益率是国债收益率叠加风险收益率以及创新收益率。也就是如果美联储基准利率走低,那么国债收益率也必将走低,反过来如果国债收益率走低,又会迫使美联储调低基准利率,反之亦然。今年的国债市场和美联储基准利率是这种正相关性的典型注解。

 

美联储本质是金融行业的保护机构,只是因为金融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而显得更加重要而已。市场的脆弱性与市场预期,将是对美联储政策的极大压力或者说具有强大影响力,本周市场充分预期美联储将在本月议息窗口再次降息或者大幅度降息,这将美联储基准利率很快推至零利率或者负利率的边缘。而一旦降息,那么美联储将接受两个考虑,一方面美元的信誉问题,另一方面美联储对经济的影响力问题。但从历史上来看,没有一任美联储主席能够抗住市场的压力。因此基于美国新冠确诊数据的大幅度上升,美联储可能将在本月议息窗口不得不降息。一旦美联储降息,那么国债收益率势必将再次降低,这对美国国债的市场需求将提出挑战。同时也对美元走势提出挑战!

 

3、

如果说上述分析,我们更多的关注于金融市场和美国市场,那么本节我们将讨论商品市场,主要是石油市场和黄金市场。石油市场重要性有两点:一是美元的主要消耗市场与回流市场,或者更简单的说是美国货币主要依托市场,生产出来的石油会消耗美元来销售,而是石油国家赚的美元又会有很大一部分回流美元市场;另一个问题是经济驱动问题,因为石油作为动力能源在现今时代的无可替代性;另一个市场是黄金市场,黄金作为货币信誉担保品而一直存在,也将长期存在,每当货币信誉出现摇摆时候,黄金价格就会直线上升,而当现行货币较为稳定的时候,黄金价格则会长期低位徘徊;而信誉担保主要体现在两个角度,一是货币的合法存在,如果货币体系的存在的安全性受到质疑,那么黄金将会短期内迅速暴涨;而如果货币体系只是基于市场认为的道德问题,即通胀问题时候,黄金价格将伴随通胀而出现价格上涨。

 

至疫情爆发以来,石油价格即大幅度下跌,从一月最高的65.65美元每桶下降到周五的41.52美元每桶,下跌幅度达到惊人的37%,这个价格几乎接近石油行业的平均采掘成本;石油价格下跌,对美元来说,首要的影响就是通缩,以石油为抵押而发行的美元将大幅度减少,其次石油价格下跌将驱动美国CPI的大幅度下跌,从而牵连美国整体经济的下跌;在黄金市场,表现出一种背离,期货市场价格上涨,证券市场价格下跌,这种背离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安全感在上升,也即美元的信誉度在下降,以及是否会有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出现的问题,而证券市场下跌则反映的各个国家内的流动性短缺的问题。从这个来解读,那么就是国际关系紧张,而国内货币短缺。

 

而欧洲货币对美元呈现出普遍性的上涨,并不是欧洲受疫情冲击较小,或者是欧洲经济比美国更强劲,从现状来说,欧洲受疫情影响显然更大,以及英国脱欧引发的欧盟的存在的合法性问题,加上长期的经济低迷,几个大国的财政赤字问题等,欧洲从经济基本面来看,显然弱于亚洲以及美国,而对美货币走强,更多的反应的是美元的国际信誉度问题。

 

 

4、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这一节是笔者不擅长的领域,但因为影响较大,所以笔者还是以有限的知识来进行简要剖析:


随着微软,FACEBOOK,苹果三家公司宣布员工在家上班以后,硅谷已经处于事实上的关闭状态。从理论上说硅谷的在场上班与在家上班问题并不大,但人类属于群聚类群体,一旦离开了群体氛围,一方面创新灵感受到抑制,另一方面管控受到抑制这对企业的正常生产肯定将面临极大的社会挑战。

 

其次是疫情的传播,各个国家都被迫关闭自己的进出口关口,如日本一样,最多实现有限的开放,这将对国际航空航海行业产生毁灭性的打击。而在各国国内,出行减少也是必然,各国国内的交通旅游行业将受到抑制,这也是石油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的重要原因。

 

第三是必须在生产车间完成的作业,将被迫推迟或者停止,如果市场同步进行,那么原有的国际产业链关系将不被破坏,而如果复工的时间不一致,那么受疫情影响的国际产业链可能将受到重新分布,比如中日韩在科技领域的一些产业协作,在三星或者日本的产品无法按时交付时候,国内的产品可能会起到填补作用,而这种填补如果加上产业的创新与更新,那么很可能导致日本韩国的产品在疫情过后再回国内市场难度加大,要不在疫情期间研制出更好性能的产品,要不被市场淘汰,当然同样的逻辑可以适用于欧美国家领域。

 

第四是国际金融业将大受考验,在整个欧美证券市场,基本是以业绩驱动的价值投资,一旦业绩受到波动,那么证券市场的价格将受到极大的波动;而另一角度,全球范围内的高杠杆企业都将因疫情影响而受到高杠杆与断裂的威胁。这点在金融市场更是如此,而诸如金融化程度较高的美国,可能影响会更大(美国是证券市场与房产市场双轮驱动)。

 

因为我们对这个领域并不专业,因此我们不打算更细致的推演下去,我们想总结一哈我们想要表达的几个观点:一是国际金融业必将受到影响,很有可能产生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其次是国际非生活必需品的制造业短期受到较大的冲击,交通旅游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导致经济整体萎缩;第三是国际产业链可能因为疫情的结构性问题而产生重构,这对一些国家是威胁,而对另一些国家可能则是机遇。

 

 

5、

国内市场,我们原本不打算讨论国内市场,但作为全球重要的市场,如果忽略则显得结构极不完整。

 

中国因为是疫情最早出现的国家,同时也是控制力度最大的国家,采取了壮士断腕的方式来控制疫情,也是第一个走出疫情的国家。因此中国经济会与全球其他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人民币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原因在于相对于全球其他地方的混乱而言,中国的稳定性与确定性会成为国际避险资本的目的地。人民币升值对于房地产市场软着陆与股票市场有着极大的利好,这点从疫情期间在股票市场表现出来的特征便可以得到证明。

 

其次疫情将更有利于中国在日用必需品行业的出口,如美国已经宣布对中国口罩产品关税豁免措施,其次是随着日韩疫情以及美国疫情的暴发,这为中国的高科技行业迎来了关键的追赶时间窗口,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中国高科技行业迎来了一个难得的黄金窗口期。

 

问题呢?中国经济的问题依然出现在房地产行业上,疫情到来还会迅速强化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以及受到疫情影响以及这三年房地产市场的繁荣驱动的居民高负债情况下突然现金流断流的家庭的生存与引发的金融问题,以及受疫情影响短期内难以恢复的行业的困境问题。这些问题当中,最难受的房地产关联消费抑制压缩问题。

 

 

6、

疫情终将过去,太阳照样会出来。


一场相同的疫情,对每个个体带来的影响大不一样。在17—19年房地产市场高度亢奋的时代,那些冲动的代价到底有好大,或许今年就会得出答案。


我们终将会走出阴霾,但却不知道这一天有好漫长,这可能是很多人在疫情之后很多人会思考的问题。


最后,我们祈愿国泰民安,幸福能最大限度的普照每一个阳光下的背影。

最新文章

26周(成都):土拍后,预售成交均放缓!

2021-06-26 17:19:330

26周(重庆):金地在重庆沦为行业差等生?第二次土拍会有表现么?

2021-06-26 15:18:470

财政部:1-5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7939.3亿元,同比增长1.7倍

2021-06-23 18:14:390

24周(重庆):资金充裕,潜在土储不足,市场高热,二次土拍难退烧?

2021-06-14 10:53:580

24周(成都):61家参拍,31家拿地,德商、电建、人居均拿4宗

2021-06-13 11:42:330

23周(成都):重庆土拍对成都土拍的影响与相关数据对比

2021-06-06 10:48:100

23周(重庆):招商地产:溢价129.98%背后的缺地饥渴!

2021-06-05 21:06:370

5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1.0% 价格指数达近年高点

2021-05-31 16:24:440

22周(成都):静静的等待土拍时间的到来!

2021-05-29 15:44:580

22周(重庆):重庆中海,吃完城市发展红利头汤后何去何从?

2021-05-29 15:41:330

热门文章

一个女人和荣盛发展的没落史

2018-08-20 17:47:120

深度:《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办中小学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的通知》

2019-09-15 15:28:382

重庆市统计局数据里的重庆地产市场(2006—2018年)

2019-02-19 17:47:330

从重庆的上市公司看重庆经济现状

2018-11-27 16:18:120

旭辉集团千亿负债面临深度套牢 最苦闷的就是咋找钱

2018-08-06 15:05:340

蓝光发展酝酿反沉船计划:高管辞职 净利润涉嫌掺水

2018-09-04 20:43:391

前重庆首富尹明善的暮年危机,力帆负债312亿元陷入泥潭

2019-11-21 16:31:180

20周(成都):禹洲一鸣惊人震蓉城,天价拿地因那般?

2019-05-18 17:48:020

央企华润置地应保监会邀请将接手安邦国内住宅及商业资产

2018-03-21 21:25:400

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绿地将大裁员

2018-08-23 10:52:070


中鸿网

公司邮箱:rongci512@126.com

公司电话:023-6777 0851

公司地址:重庆市渝北区保利椰风半岛3-22-1





版权所有:重庆中鸿广告有限公司

备案号:渝ICP备1300074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