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周(成都):本周备案数据井喷是12月成交的体现?
6周(成都):本周备案数据井喷是12月成交的体现?
纵论地产行业环境,深度剖析成都市场!
1、土地市场:
本周一共有7宗地到期出让,其中龙泉驿地块熔断成交,但本宗地最终折算楼面价格仍然偏低,与20年龙泉驿屡创1万+的楼面相比,本宗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折让。当然区位对价差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4宗大邑的商住用地,因商业占比略高20—30%之间,底价成交,两宗商服用地底价成交。
本周7宗地,总占地面积291738.2平,总计容面积487476.6平,平均容积率为1.671。
2、供需关系
土地市场数据:
截止2月6日,本周出让计容体量为48.7万方
截止2月6日,本月出让计容体量为48.7万方
截止2月6日,本年度出让计容体量403.8万方
备注:
1、数据来源为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4月开始我们开始引入月度数据!
2、土地数据涵盖了B类所有商业用地。
预售许可证数据:
截止2月5日,本周预售许可证发放数量112.1方。
截止2月5日,本月预售许可证发放数量为112.1万方
截止2月5日,全年累计发放预售许可证242.7万方
备注:本月缺11、15、18、19、26日数据
成交数据:
截止2月5日,本周累计成交量为80.7万方
截止2月5日,本月累计成交量为80.7万方
截止2月5日,全年累计成交量为342.1万方
本周市场略显平淡,土地市场方面龙泉驿地块熔断成交,且返还配建比例达到13%,意味着这宗地尽管最终折算楼面并不高,但竞争颇为激烈,当然与这宗地起拍价相对较低也有一定的关系。
本周预售在经历了一月的低放量后,呈现出较高的放量,总量达到112万方,几乎相当于一月的预售总量数据,从月度数据来看,19年一月的预售为年度高点,达到455.7万方,当月成交为276.6万方;20年一月的预售为249.7万方,成交为261.9万方,今年的预售为130.6万方(数据可能上修),显著低于前两年数据,这与20年12月当月700万方的预售可能有较强的因果关系,而今年一月成交为261.4万方,总体来说与前两年保持着相当的水平。
2月数据情况如下:19年2月预售许可证数量为119.7万方,成交为153.8万方;20年受疫情影响数据异常,预售为9.6万方,成交为56.7万方,不具可比性;19年一二月合计预售为575.4万方,合计成交为396.3万方,这个合计数据可以合并考虑节假日的综合影响,较为客观;今年一二月到目前合计数据为预售242.7万方,成交342.1万方,考虑到春节因素,以及成交还有8个工作日,今年2月成交应该在200万方左右,合计成交为460万方左右,今年市场成交数据要明显好于2019年。
本周成交达到80万方的原因是否是政府调控的作用,将去年12月数据来体现,可以让月度数据显得更加平滑,不至于造成数据上的异常带来中央政府的关注从而强化调控的力度。如果这个理由成立,那么2月数据可能会与我们预判的较为一致,当然也有可能今年的返乡置业驱动节日成交走强。市场真实的情况,可能需要在三月数据才能体现的较为充分!
附录1、2020年供求数据(一行为预售,二行为新房成交,三行为二手成交,四行为土地成交量)
1月:(249.7) (261.9)
2月:(9.6) (56.7)
3月:(250) (219.4)
4月:(280.2) (266.5) (319.7)
5月:(122.4)(待修正)(285.8) (63.4)(350.3)
6月:(169)(待修正) (292.3)(66.1)(171.3)
7月:(318.2) (288.9)(61.2)(160.2)
8月:(322.4) (311.6)(52.1)(262.6)
9月:(666.9) (337.6)(48.6)(180.6)
10月:(155.9) (174.3)(32.1)(175.2)
11月:(324) (262.6)(41.5)(289.4)
12月:(700.6) (280.2)(48.1)(280.2)
附录2:2020年供求数据(一列为预售,二列为新房成交,三列为二手成交,四列为土地成交量)
1月:(130.6待修正)(261.4)(38.3)(355.1)
备注:预售和成交数据我们采用城乡住房管理局的数据为准,土地数据涵盖有商业商务用地(含B类所有商业用地)
